今天是: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结草传薪火,衔环助乡兴——三下乡团队实践纪实

发布日期:2025-09-07   作者:宣传网络部    点击:


结草传薪火

衔环助乡兴

 

 

 

为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深入了解基层医疗的发展体系,在社会实践这场"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所以开展了此次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结草传薪火

 

 

818日清晨,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赴运城结草衔环寻访基层好医生社会实践队抵达河津市中医医院。团队此行以结草衔环为主题,旨在通过采访学习、义诊实践,探寻基层医疗的坚守与创新。

 

819日至20日,团队分组走进医院各科室,用采访名医的方式,解决团队成员学术上的疑问,同时也对老百姓的疾病也有了清晰地了解

 

821日清晨,团队与河津市中医院医护组成义诊队,前往距离市区11公里的海华南园。义诊持续到中午,团队共服务村民120余人次,发放健康手册200余份。

 

822日下午至23日,团队在医院会议室整理材料。

 

 

 

衔环助乡兴

 

 

初入医院时,当实践团成员目睹老中医仅凭触诊便精准判断病情,团队开始反思:医学的核心究竟是冰冷的参数,还是温暖的人性?基层医疗用最朴素的方式揭示了真相——医者之手应同时具备诊断的精准与抚慰的温柔,二者缺一不可。团队曾习惯将城市医疗模式视为标准,试图在乡村复制三甲医院的路径。但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基层患者对土方法的信任、对医患亲密关系的依赖,远超对技术本身的关注。这促使团队重新理解资源下沉:它不是将城市模式强加于乡土,而是让医疗技术融入本土文化语境,用村民能理解的方式传递健康理念,让专业知识在泥土中生根发芽

 

 

 

这场三下乡之旅,让青年医学生从课本走向田间,从理论走向实践。他们带去的不仅是健康知识,更是一份被需要的温暖;收获的不仅是临床经验,更是一份医者为何出发的答案。义诊不仅带来了知识也带来了其他短期成效;村民对草药及药品的追问,这促使团队成员跳出单点突破的思维,意识到健康中国需要构建预防-治疗-康复的全链条体系,需要政策、技术、文化的协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