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 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的通知
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扩大非遗影响力和普及度,激发青年群体对非遗的关注与参与,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实现“非遗在校园”,发挥青年人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年人与非遗传承 人搭建交流平台,增强非遗保护传承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开展2025 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参加。
2025 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扩大非遗影响力和普及度,激发青年群体对非遗的关注与参与,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实现“非遗在校园”,发挥青年人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年人与非遗传承人搭建交流平台,增强非遗保护传承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开展2025 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工作方案如下:
一、大赛主题
非遗正青春晋韵焕新潮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单位: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西省教育厅
共青团山西省委
承办单位:山西大学·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研究院山西省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联盟
联办单位:山西省内各高校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山西大学文学院
三、前期准备
(一)非遗文创品征集
1.鼓励参赛团队自行设计制作与团队展示主题相关的非遗文创品,比赛期间各团队可自行进行文创品(例如徽章、吉祥物等)交换,营造良好赛事氛围。
2.所有文创品可在比赛阶段进行统一的实物展示,比赛现场将设置展示区,各团队需提前确认展示物品能否适配表演场地。
3.禁止在比赛时将非遗文创品呈递评委老师,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二)影像作品征集
1. 鼓励参赛团队创作与大赛主题相关的影像作品,优秀作品将在现场进行展示,体现非遗的数字化魅力。
2. 比赛前期通过相关单位公众号、视频号等发表系列推文宣传,进行活动预热,扩大活动影响力。
3. 与“非遗晋赏外语传韵”微视频创作大赛进行联办,遴选优秀非遗微视频进行线上推广和现场展示。
四、赛程安排
大赛共分为两个阶段:初赛、决赛。
(一)初赛
时间:即日起至4 月14 日
组织方式:由各高校自行组织
要求:4月15日前结束并报送比赛组织委员会,每校选出1 组团队(每组7人以下)参加决赛。
(二)决赛
时间:5月13日—14 日
组织方式:由山西大学统一组织,所有团队集中在山西大学进行比赛。
要求:决赛分为非遗展说环节和非遗演绎环节,具体为:
1.非遗展说环节
非遗展说环节以“晋韵遗风 文旅融情”为主题,每个参赛队伍可选择单一非遗聚焦或多元非遗串联的形式设计1-3 日山西非遗主题游线路,确保线路满载非遗韵致,凸显创意策划。要求明确选题,立足创新,构建可感知的策划蓝图,重点呈现思维破界的过程,充满趣味性,观赏性,为非遗旅游注入新活力,并根据策划进行现场展说及评委答辩。
(1)比赛内容
“跟着非遗去旅行”线路策划过程中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创意思路:
“非遗商铺”:参赛团队可选择将非遗元素融入产品设计
中,策划具有独创性、首创性的非遗衍生品。重点展现从传统元素提炼、创意转化到落地的完整思考脉络,让非遗以鲜活姿态走入现代生活。
“实景体验”:参赛团队可选择在路线中融入沉浸式非遗工
坊、主题剧本游、非遗展览等实景体验,使游客在旅途中深度感知、体验并热爱非遗。
“数智旅游”:参赛队伍可选择非遗旅游观赏小程序、动漫
形象、虚拟游戏、线上非遗课程等为策划思路,着重体现数字技术如何打破时空限制,构建文化传播新生态,强调非遗元素的创新转化路径。
(2) 比赛注意事项
①应当注重非遗展说的真实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②项目真实、健康、合法,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各参赛队伍需根据旅游线路制作创意企划书,展现选手对当下非遗旅游路线创新性的创意探索和实践考察,同时各参赛队伍均需提交原创说明书。
④展说时长不超过 5分钟,答辩时长不超过 3 分钟,人数
不超过3 人。参赛队伍需在2025 年4 月15 日18:00 前将创意企划书、演示幻灯片(PPT)等发送至组委会秘书处邮箱: fyzqcysds@163.com,并注明“学校名称+参赛队伍名称”,逾期将不予接收。
2.非遗演绎环节
“非遗演绎”要求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结合非遗展说中的非遗项目,以“传承山西非遗 赋能文旅发展” 为主题,体现当代青年大学生向非遗致敬,讲好匠心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面貌。
非遗演绎分情景剧类和艺术歌舞类两个赛道,参赛团队需
任选其一进行演绎,由非遗传承人和参赛队伍共同演绎。本环节旨在考查大学生对非遗项目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情景剧类通过讲述非遗故事,挖掘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使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等方面进行情景现场演绎。艺术歌舞类通过多人现场演绎非遗项目(如唢呐、秧歌、锣鼓、舞狮舞龙等),营造沉浸式非遗演出,通过创新传统非遗项目使其焕发新时代活力。
(1) 非遗演绎主题应与非遗展说主题一致,要求邀请1-2 位非遗传承人莅临现场参与演绎,通过创新秀演、沉浸体验、还原非遗技艺等全新的方式阐释非遗。
(2) 非遗演绎注意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作为展示表现主体,而不是只进行简单的评论赏析或“百科”式的知识点说明。要求在展现传承及创新故事的基础上,尽可能呈现具有文化及审美价值的中国智慧、东方美学。
(3) 音乐、背景、服装、道具等自行准备。
(4) 演绎时长不少于3分钟,不超过8分钟。
(5) 本环节由专家评委评分,计入决赛总成绩。
(6) 情景剧赛道的上台人数不得超过7人,艺术歌舞类上
场人数不超过20 人。
(7) 各参赛队伍需将演绎环节的彩排视频于2025 年4 月
15 日18:00 前发送至组委会邮箱fyzqcysds@163.com,并注明“赛道+学校名称+参赛队伍名称”,逾期将不予接收。后续将筛选出优秀作品交由导演指导打磨,进入最后的展演环节。本环节不计入决赛总成绩。
(三)晋韵流芳·世界共享—留学生“今天我是传承人”
视频征集大赛
结合本届大赛主题“非遗正青春 晋韵焕新潮”,为搭建文化对话桥梁,设置留学生赛道,让非遗技艺碰撞国际灵感,推动山西非遗走向世界舞台。
1. 视频提交:留学生需以“今天我是传承人”为主题,选取山西省内某项非遗技艺,自行联系非遗传承人或非遗团队进行亲自体验,并以视频的形式展现演绎过程,需有非遗传承人或非遗团队参与。
2. 每队不超过5 人,留学生人数需在半数及以上,需与一名及以上的中国学生进行组队,可多国籍组队。
3. 线上提交作品,视频格式为MP4,时长不超过五分钟。评委对参赛视频进行评奖,入围队伍参加线下展演。
4. 参赛队伍需在2025 年4 月15 日18:00 前将参赛视频发送至组委会秘书处邮箱:fyzqcysds@163.com,并注明“留学生赛道+学校名称+参赛队伍名称。
(四)2025 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特色节目展演暨颁奖仪式
时间:5月15日—17日(含彩排时间)
组织方式:由山西大学统一组织,所有团队集中在山西大学进行彩排和展演。
五、参赛条件
(一)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均可参加,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鼓励各学校与所在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共同组队参加。
(二)各院校要结合选拔参赛队伍,在本校开展系列非遗宣传活动,以活跃校园的非遗氛围。要加强对大赛的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扩大竞赛参与面。
六、决赛工作安排
(一)各高校于2025年4月15日18:00 前将参加决赛选手的电子版名单(见附件1,文件名须以“2025 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报名表+高校”命名,须盖章扫描版)、选手报名汇总表(见附件2,包括姓名、年级、专业、联系方式,须电子版表格)发送至组委会秘书处邮箱fyzqcysds@163.com。
(二)各参赛队伍中应当安排剧本编排、语言表演等方面的指导教师,提高舞台表现力。
七、奖项设置
(一)大赛将评选一等奖3名(不超过,下同),二等奖5名,三等奖12名。留学生赛道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二)单项奖:“最佳表演奖”1名,“最佳传承奖”1名,“最佳传播奖”1名,“最具影响力奖”1名,“最佳设计奖”1名,“最佳剧本奖”1名。
(三)优秀指导教师奖:15名。
(四)优秀组织奖:按照参赛学校的10
设立。
(奖项数量将根据实际报名队伍进行调整)
八、组织保障
(一)初赛、决赛期间参赛队的费用由各高校自行承担。组委会将提供与各市文旅局和传承人的沟通联络帮助。组委会将对各参加决赛队伍进行舞台表演等方面专业指导,请各队积极配合。
(二)组委会将在赛后为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工作证书。
九、比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雯
联系电话:0351-7018255
电子邮箱:fyzqcysds@163.com
附件:1.2025 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报名表
2.2025 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选手报名汇总表
附件1
2025 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 校园演说大赛报名表
学校 |
|
教师领队 姓名 |
|
学校通讯 地址 |
|
领队 联系方式 |
|
非遗项目 |
|
非遗 演绎赛道 |
情 |
景剧类 |
或 艺术歌舞 |
参赛项目简介(300字以内) |
|
指导教师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院系 |
联系电话 |
专业 |
|
|
|
|
|
|
|
|
|
|
|
|
|
|
|
|
|
|
学校意见: |
主管领导签字: |
盖章: |
年 |
|
月 |
日 |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5 年 4月 9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