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科科研

实验室及平台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科科研 >> 实验室及平台 >> 正文

中药微乳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山西省现代中药工程实验室)

发布日期:2025-09-10   作者:    点击:

中药微乳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西省现代中药工程实验室)于2015年3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是山西省中医药领域重要的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实验室起源于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是国内最早开展中药微乳制剂研究的团队之一,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了国内该方向首批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首项中药微乳发明专利,2017年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研究中心,2022年荣获“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重点团队”称号。实验室现有固定科研人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博士14人,并常年吸纳研究生35人参与科研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成功实现“复方紫草凝胶”等多项成果转化。实验室与振东健康产业集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共建研发平台,并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开展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及师资交流,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实验室主任王颖莉教授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实验管理中心主任。

实验室秉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致力于推动中药新制剂的研发与转化,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山西省健康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

1.研究方向与任务

(1)中药微乳与生物新制剂的关键技术开发

围绕中药活性成分水溶性差、稳定性低、透皮吸收难等问题,开展微乳载药系统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药物递送效率与制剂水平,推动中药制剂从“经验研制”迈向“精准设计”。

(2)创新中药新药及医院制剂的研发

深入挖掘经典名方与临床验方,运用现代药学方法开展药效评价与制剂开发,完成“逍遥蒌蒌贝颗粒”“凉血疏风颗粒”等11种医院制剂的备案与临床转化,构建“古籍-临床-新药”研发链条。

(3)中药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探索

在微乳技术基础上,开发智能胶束、靶向递送系统,提升药物生物利用度与治疗精准性,推动中药制剂技术对接国际前沿。

(4)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集成现代色谱、质谱、网络药理学等技术,揭示复方配伍规律、多靶点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为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科研平台与仪器

实验室现有实验空间1100平方米,配备液质联用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纳米激光粒度仪、高压均质机、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先进设备,总价值超过2300万元,为上述研究方向提供系统、先进的硬件支持。

中药微乳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