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 主要进行山西道地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基于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创建太行本草研究体系;开展酸枣、连翘等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野生抚育研究;建立高品质黄芪、党参等大宗道地中药材生态种植标准体系;推动黄芪、党参等道地中药材入选国家药食同源目录;开发山西药酒、药茶等系列大健康产品,服务地方经济。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45项,发表论文161篇,获省级科技奖1项,授权专利29项。
中药炮制学 主要进行中药炮制工艺客观化表征、饮片质量标准与炮制机理研究。提出“炮制火力/火候-温度-关联物质热解规律-增效减毒相关性”理论,采用热分析、糖谱法、多组学等技术,开展地黄炭、炮姜等品种炮制工艺客观化表征研究和半夏、僵蚕、川芎等品种炮制机理研究;牵头成立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发酵药物专委会。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52项,发表论文118篇,获省级科技奖2项,授权专利10项。
中药化学 主要进行中药药效物质阐明、结构优化、用机制和成药性研究。以山西特色道地中药材为对象,持续开展中药组分、配伍及复方研究。聚焦慢性炎症这一重大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获得若干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治疗重大疾病的候选新药,发现新抗炎作用靶标。近年来,原创的抗糖尿病肾病国家1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4项,发表论文142篇,获省级科技奖1项,授权专利15项。
中药药理学 主要进行中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围绕山西道地中药防治脑缺血、认知障碍相关疾病作用机制开展研究,基于中医气血关系理论提出了黄芪在补阳还五汤中的配伍机制假说,实现了山西中医药行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零的突破。获批中医脑病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临床药理三级实验室。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9项,发表论文120篇,获国家级学会奖1项,授权专利20项。
中药药剂学 主要进行道地中药新制剂、新型递送系统研究。基于纳米微乳制剂技术,开发了远志散、党参四君子汤等微乳凝胶新制剂;构建靶向及智能响应型药物递送系统,实现药物的选择性高效递送及对肿瘤转移的有效抑制;研发我国首个中药大分子静脉用粉针,188项医疗机构制剂应用于消化、肿瘤等临床治疗,年销售额过亿元。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38项,发表论文105篇,获省级科技奖3项,授权专利14项。
中药分析学 聚焦中药复杂体系质量评价与分析技术创新,建立多维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平台,实现中药成分的高通量精准解析;构建基于化学指纹与生物效应关联的质量标志物体系,提升中药质量控制水平;围绕中药安全性问题,发展重金属、农药残留及真菌毒素的超灵敏检测方法。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各类项目41项,发表论文66篇,授权专利8项。
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学 基于山西地产药食同源资源品种进行功能因子解析、产品研发及产品功效研究,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开展企业技术服务、标准制定以及品控、工艺、生产、微生物检测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同时以沙棘、槐米、火麻仁等为原料开发了涵盖“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改善睡眠、改善胃肠功能”等30余款功能产品,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主持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30篇,包括发表于Food Control、Food Chemistry及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等相关领域高水平期刊,授权专利20项,完成技术成果转化15项,企业冠名10项。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主办 山西中医药大学版权所有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地址:山西省 晋中市 榆次区 省高校园区 大学街121号 和剂书院 甲座4层